close

 

最近跟媽媽朋友聊天,問到寶寶出生後有沒有擔心過什麼?或是照護上有沒有撞牆期?二話不說我就回答了,答案是疝氣

 

網路上已經有非常多疝氣相關的專業知識,Nina也不是醫學背景的專家,所以分享的方向是我們遇上疝氣的治療過程、處理方式跟照顧上的注意事項喔。

 

從發現疝氣到就診接受治療就長達兩個月,加上後續的傷口修護照顧還需要二到三個月的時間,整理完後發現內容比較多,所以就將文章分成三篇,也紀錄下我們面對寶寶生理狀況的看法及擔憂。

寶寶出生第三天的凌晨,護理師打電話告訴我們寶寶好像有疝氣的問題,之後要去大醫院檢查,最近會密切觀察寶寶的狀況。

 

  

 

其實護理師告知寶寶有疝氣狀況時,Nina都還沒抱到自己的小孩,因為剖腹產關係,一直到當天下午才第一次下床、第一次透過玻璃床看到自己的寶寶,所以聽到消息時媽媽心裡無限自責跟不捨。

 

我跟先生打開手機搜尋疝氣,把文章、影片、醫療專刊全部都翻了一遍,兩個人討論了好久好久,我們夫妻很少有這麼認真對話的時候。

剛生完寶寶的Nina情緒其實沒有很穩定,剖腹產傷口的疼痛感及漲奶的不舒服,讓我情緒一直很低落,談話過程中眼淚是滴滴答答的一直流。

 

醫生說情況像照片圖示,輕輕推回去是沒問題的,怕之後可能會再掉下來,時間一久沒發現會衍生腸子壞死(因為平常都是包著尿布的,不容易發現)醫生接著說腸子壞死就可能有生命危險。


  

  


聽到腸子壞死,Nina跟先生緊張到一個不行,以為寶寶正在承受病痛,想馬上安排去大醫院檢查,但是媽媽剛生產完是不適合外出的,寶寶如果離開嬰兒室,需要隔離幾天才能再回去嬰兒室,又加上疫情還沒穩定,前前後後跟醫生討論了好幾次。

 

後來醫生又在解釋一次,也說目前寶寶吃的好睡的好,他的狀況並非急性,且這麼小的小孩是沒辦法處理的,意思是:如果確診需要開刀至少也要等到滿月後,所以請我們不要太擔心。

護理師也很體貼媽媽的心情,私底下跟我說會好好幫我看著寶寶,請我一定要好好休息,真的超級感謝護理師姊姊的照顧!


謝謝你們包容及紓解產婦的心情( ´` )ノ

 

寶寶出生後一直待在嬰兒室,要等到可以下床跟走路才有辦法見到寶寶,因為疫情的關係醫院控管很謹慎,只有親餵的時候才會把寶寶抱到哺乳室,哺乳室裡也限制只能爸爸跟媽媽進去。

 

  

 

Nina在親餵時是第一次抱到自己的寶寶,仔仔細細的看著這個還不太熟悉的寶寶,一直跟老公說:這是我們的寶寶耶(⁎⁍̴̛ᴗ⁍̴̛⁎)真的就像寶貝一樣輕輕柔柔、小心翼翼的抱著,呼~心裡真希望寶寶沒有疝氣,希望寶寶可以健康的長大。

 

生產完低落的情緒在親餵完消失了,心裡放心了許多,寶寶很神奇的給了媽媽力量,Nina也決定不逃避擠母奶,要好好的幫寶寶補充營養,也要努力的替自己加油。

當媽媽之後,好容易因為一點小事難過,變的脆弱好多~玻璃心啊!!

 

發現疑似疝氣時心裡非常難受,不止是爸爸媽媽不願寶寶生病,連醫院的醫生、護理師也都相當捨不得,媽媽在感受到大家的關心後,情緒自然就比較穩定了,還好有大家的陪伴,還好選到合拍的醫院跟醫生。

 

==*=*==*=*==*=*==*=*==*=*==*=*==*=*==*=*==*=*==*=*==*=*==*=*==*=*==*=*==*=*

 

第一篇到這裡結束了,接著請大家繼續看第二篇喔,我們要去醫院檢查了~好緊張(^_^;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ina NN瑪迷 的頭像
    Nina NN瑪迷

    Poppy&nina 波比の家

    Nina NN瑪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